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档案视角
湖北 青年学生听方言品味浓郁乡音

 

国际档案日当天,湖北省档案局馆以“听湖北方言,存荆楚记忆”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潜江、黄陂、大冶、浠水、长阳等地的方言发音人,用方言诵诗歌、讲故事、讲相声、唱山歌、唱湖北大鼓,为来自武汉4所高校的百余名青年学生送上了别具一格的档案文化大餐。这是省档案局馆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掀起了全省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热潮。

 

据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李宗春介绍,为做好湖北方言抢救性记录,有效保护和传承荆楚文化,2016年以来,全省档案系统开展了以“抢救逐渐消逝的乡音”为主题的方言建档工作。一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参与,累计投入812万余元,共形成纸质材料92册,拍摄录制音、视频1255GB(吉字节),制作电子光盘798盘。全省建立了省、市、县3级方言档案综合数据库,填补了全省方言档案的空白,为后人留存珍贵的方言文化记忆。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华师语言研究所所长汪国胜教授出席活动,并向青年学生讲述了方言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独特魅力。他表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方言建档就是要抢在有的方言消失之前永久保存,避免留下历史的空白和永久的遗憾。这是对湖北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价值重大,意义深远。

 

来自武汉大学的学生王庆功说:“方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作用不可估量,方言建档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活的灵魂。”感受了方言的魅力后,青年学生们还集体参观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5周年图片展,实地体验了档案整理、修裱和数字化操作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6月19日 总第3081期 第一版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