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会议历时11个月,其主要内容和最大成果就是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做出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结束。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召开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44年5月10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负责决议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准备委员会在起草工作中,字斟句酌、反复研究、数易其稿,毛泽东也多次参与其中,对决议草案进行修改,档案中保存下来他的6次修改稿。
在第一次修改稿中,毛泽东将报告的标题改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加入了“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1945年3月24日,毛泽东对决议草案进行修改,他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党的六大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批评六届四中全会打击所谓“右派”的错误,对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受打击的同志做了肯定的评价;指出遵义会议纠正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确立新的中央领导这一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对于后来胜利地克服张国焘错误路线、正确地解决西安事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4月7日、8日,毛泽东又3次对决议草案进行修改,主要加写了开头的一大段话,即后来正式通过的决议的第一部分。
4月20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获得原则通过。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期刊发的档案图片为1945年3月和4月的决议修改稿,《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字为1945年4月20日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最终稿。
(一)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奋斗中,在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三个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向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光辉地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学说。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党才在三个时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达到了今天这样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今天这样强大的革命力量,有了一百二十余万党员,领导了拥有近一万万人民、近一百万军队的中国解放区,形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重心。
(二)
……
从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并且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反革命的极端恐怖的统治下,全党团结一致地继续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作了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伟大战斗。……
尤其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条件的工作,在这十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
(三)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