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风貌 >>哈尔滨之最
哈尔滨第一个火车站“松花江站”通车

1899年3月4日,松花江站与阿什河站举行通车典礼,在震耳欲聋的汽笛声中,哈尔滨历史上的第一列火车驶向阿什河站。

 

1902年,是松花江站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东铁路东部线(现滨绥线)、西部线(现滨洲线)、南部线(原哈大线)和哈尔滨站尚在建设中,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也方兴未艾,松花江站(码头)即成为哈埠最大的物资集散口岸。那时的松花江,堪称黄金水道,宽阔的江面上,百舸争流。沙俄在松花江上游(吉林)非法采伐原木,组成木筏,顺流至此,用于铁路建设。

 

松花江南岸,布满铁路线,临江铁路贯通整个江岸,并通过“老江桥”下伸向现道外区。铁路边有一排排高大的仓库和货位,满载货物的列车穿梭往来。码头上,等待装船运往俄国或通过水陆转运英、法等国的东北土特产堆积如山。据载,1908年至1923年15年间,从哈尔滨运往苏俄的物资高达168.9万吨,平均年运量在10万吨以上,主要有木材、煤炭、粮食、皮革、牛马、生猪等,精明的外国商人,由此赚得巨额利润。

 

当年,这里是哈埠最热闹的地方。特别在松花江丰水期,江岸上人声鼎沸,轮船进港,火车离站,装卸工东奔西忙,刺耳的火车和轮船的汽笛声交汇在一起,一派繁荣的景象。繁忙的水陆码头,使埠头区(现道里区)应运而生。埠头源于俄语“布里斯坦”,中文译意是有码头的城镇。

 

松花江站的萧条始于1903年后。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站运营,原靠水路运输的货物,绝大多数都改为铁路,使松花江站运量锐减。

 

(市档案局档案宣传编研处 张旭升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