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世纪开始,随着沙俄借修中东路之名入侵我东北地区。哈尔滨市成了东北三省教堂最多的城市,仅东正教堂就有22座。其中现存最大的是东正教“索非亚”教堂。
1907年沙俄驻哈尔滨的侵略军西伯利亚的第四兵师撤回时, 该师的随军教堂有俄国富商奇斯佳科夫出资6万卢布迁至现址兆麟街 (原水道街)与透笼街交角处。教堂初为木结构,规模较小,后有改建,在外面加了一层砖,成为砖木结构。1923年9月27日开始第二次重建,1932年11月25日落成。重建后的教堂仍以“索非亚”命名。教堂建筑面积337平方米,高53.35米,总面积大于哈尔滨市最早的尼古拉中央教堂,是当时的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教堂的平面呈东西走向的十安架形状。它的底部是一人多高的花岗岩石座,主体建筑为圆柱形,上部是硕大的球形屋顶。屋顶上竖着十字架。教堂西端是入口,为教堂的正面。上方是六边形尖塔式的钟楼。南北两端是对称的与钟楼相似的尖塔,尖塔顶端各一枚十字架。东端是祭坛,这里是教堂的最后部,设有一个后门。
这个教堂最初有神职人员4人,1932年设立东正教神学院,神职人员最多时达20人,教堂先后由司祭瓦西里.柏林,司祭阿方纳西.科加柯夫,司祭阿那托里.米哈依洛夫,大司祭费勒洛戈,主教德米特里,大司祭西.法杰尹,霍德生, 尼古拉.穆欣等人主持。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教堂关闭,现被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