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史话
秋林公司的故事

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创建于1900年,先后由沙俄资本家、英国汇丰银行、日本商人和前苏联政府经营,1953年10月有偿移交我国。秋林公司被接收经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满足人民生活,先后进行了4次扩建改造,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商业为主的集团化、现代化大型商业零售企业,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商业上市公司。

 

秋林集团地处哈市繁华商业中心,拥有秋林公司(老楼)和秋林时代购物广场两大商场,总经营面积8万平方米,隶属公司有秋林食品厂、秋林糖果厂、秋林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贸易公司、广告公司等。

 

提起秋林公司,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在国内外也是声名远扬。特别是秋林那个像锅盖的正宗俄式大列巴,秋林里道斯红肠也是哈尔滨的特色,来哈尔滨的南方老客都要大包小裹地买回去与亲人团分享,而提起秋林公司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始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

 

伊·雅·秋林是伊尔库次克人,在他二十几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商贩,赶着俄式四轮马车,往来于伊尔库次克、赤塔及远东地区的边陲村镇,沿路贩卖日用杂品、卷烟、“伏特加”,换购当地农副土特产品。青年时代的他,便磨练出灵活的头脑和强壮的体魄,这种品质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0年后的1868年,终于以而立之年在家乡伊尔库次克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店铺—秋林公司,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秋林公司分店开遍远东地区各大城市。在他45岁那年,将秋林公司的大权全部交给了与他一同创业、小他两岁的同乡阿·沃·卡西雅诺夫。那时,秋林公司还未进入中国。

 

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局把哈尔滨确定为中东铁路总部,阿·沃·卡西雅诺夫来到了哈尔滨,他在香坊军政街(今香政街)与草料街(今香坊大街)交角处的泥土房中,于1900年5月14日开办了秋林公司哈尔滨分店,时称秋林洋行。1904年10月20日,在秦家岗新市街(今秋林公司址)开始动工修建二层新营业大楼,1908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新营业楼开业后,生意一帆风顺,蒸蒸日上。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秋林公司在中东铁路沿线的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大连和朝鲜的平壤设立了分公司。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罗斯远东的秋林公司解体,并将其资产转移到哈尔滨,哈尔滨秋林公司遂成为总公司。

 

当时百货店的收入只是秋林公司的一部分,它还有诸多附属企业,主要有卷烟厂、灌肠厂、面包厂、糕点厂、糖果厂、水果酒厂、啤酒厂、皮革厂、制冰厂,以及设在帽儿山种植制酒、制酱原料的黑加仑、草莓园艺场。1925年,哈尔滨秋林创始人阿·沃·卡西雅诺夫客死哈尔滨,埋葬在俄侨墓地(今哈尔滨游乐园内),接替他的是其子尼古拉·亚力山大·卡西雅诺夫。

 

“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东北后,秋林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不得不靠向银行借贷维持生存。1937年,因欠下英国汇丰银行巨额贷款,无力偿还,被迫将企业拱手让出,被汇丰银行接收,变成了英商秋林公司。不久,日本人插足霸占,秋林公司又变成了由日本人经营的企业,日军中佐高木繁坐到了经理的皮椅上,秋林公司变成了秋林株式会社。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苏联红军接收了秋林公司,不久便交给了苏联政府外贸部,成为苏联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家国有企业,一直经营到1953年。同年,苏联政府将秋林公司卖给我国。接收后的第一任经理邓建桥,这位曾在延安工作过精通俄语的干部,带着70多名中国干部,领导着秋林公司的原班下属,建立了“中国国营秋林公司”,隶属哈尔滨市商业局。

 

秋林公司如此走过了它的前半生,从它在伊尔库次克诞生之日起到卖给我国,跨越了两个世纪,5次易主。追根溯源,自伊尔库次克建店起,已有141年,如以在哈尔滨建店时间计算也已109年,是名符其实的百年老字号。如今秋林公司已成为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