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哈埠史话
邓洁民创办东华学校

1918年4月1日,邓洁民经与张西曼(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霍占一、于芳洲、赵郁卿、白一震等"五君子"以及来哈尔滨看望他的南开校友周恩来共同策划创办了东华学校(现市第二中学内)。邓洁民任校长,校名东华,取东方教育之花含意,其教育宗旨是:“培养社会中坚人才,兼重德、智、体三育,以养成爱国精神,陶铸济世能力”。东华学校以南开学校为楷模,课程设置、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均有意仿效南开学校,堪称第二个南开学校。邓洁民每周末亲自向全校师生作时事演讲。在学生中建立青年会、爱国会等团体,师生间还联合组成国文学会、英文学会、体育学会和新剧团,广泛开展各种进步活动,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之一。邓洁民为办好东华学校,请军、政、商、界人士出资并任董事,还先后从关内聘请了一些进步人士担任教师,其中多数是天津南开学校毕业生或好友。俄文教员张昭德(又名张晋),是北京俄文专修馆的进步学生,他在东华学校任教期间仍与李大钊、罗章龙、张太雷等保持联系,他经常与邓洁民共同阅读俄文版的革命报刊与马克思主义著作,然后通过周末时事演讲向全校师生传播。邓洁民曾挽留周恩来在东华学校教书,他没有答应,但帮助邓洁民对东华学校做了一番工作,并向全体学生讲演。“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闻讯,即乘火车赶回天津。

 

邓洁民思想比较进步,精通俄语,可以直接阅读俄文书刊,赞成列宁的主张,向往走俄国革命的路。在日本留学时,结识李大钊,回国后一直保持联系。东华学校成为中共建党的据点和国内革命者赴苏俄学习和考察的中转站。他的校友著名共产党员马骏回籍探亲路过哈时,均住在东华学校,宣传革命思想、从事革命活动,并在东华学校向师生演讲。1921年春,张太雷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任职,也住过东华学校。1922年初,哈尔滨各界群众掀起反对列强在华盛顿召开瓜分中国的会议,组织了救国唤醒团,开展反对国际共管中东铁路的斗争,他作为哈尔滨代表成员去北京请愿和筹集办学经费,在中山公园等处发表演说,抨击东北军阀张作霖。事后,传闻东北当局下令通缉他,经朋友劝告留在北京,此后,创办了私立北京国际大学,深受冯玉祥的赏识和支持。但由于政局变化,1924年4月段祺瑞上台,他手下一名秘书想侵占国际大学校址,寻找借口陷害于他。在社会上大肆散布国际大学是"共产"的前奏,有"红色"嫌疑,政府要拘捕邓洁民等。在这种情况下,为逃避迫害,在《京报》上登一则因忧国而投河自杀的假消息,于1925年5月的一个夜里,绕道潜赴天津,化名马天民隐居于天津法租界长心楼。由于受到一系列打击和迫害后,忧患成疾,1926年4月16日病逝于天津。

 

(市档案局档案宣传编研处 张旭升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75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