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23日,黑龙江巡按使公署委任命马忠骏(原名马德扬)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驻哈尔滨),管辖松花江以北的铁路交涉事宜。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陆续收回了中东铁路沿线地区部分行政权。1921年2月5日,北京政府决定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管辖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市政。马忠骏先后任该局副局长、局长。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在其主持下,修建了哈尔滨通道大街(今中山路),并在路旁栽下了大量的榆树。他的夫人还募捐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时任市政管理局教育科长的高崇民,正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当马忠骏知道有人欲加害于他的时候,给予其资助并设法帮助脱离险境。周恩来来哈尔滨的时候,他也曾通过各种关系给予帮助。马忠骏宦海沉浮多年,看到军阀混战、官场腐败,产生了对仕途的厌倦。于1925年9月2日辞去了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之职,隐遁市井。马忠骏在哈期间, “于哈尔滨马家屯置地数百亩,自辟林园,莳果菽疏,为晚岁憩息之所”。他称之为“遁园”,即众所周知的“马家花园”。
1931年之后的东北沦陷时期,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等人投靠日本侵略者,马忠骏认为这是卖国。因此,他为避开侵略者和汉奸,终日闭门不出。日伪当局为了利用他的声望扩大影响,千方百计拉拢利诱。伪黑龙江省省长程志远曾任他为伪省公署参议,遭到他的严辞拒绝。他在马占山、冯占海等东北军爱国官兵坚持抗战的时候,秘密捐款支援。为此,他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身陷囹圄之时,日本侵略者对他软硬兼施,但他从容自若,坚强不屈。每年正月初五,都要把子女召集一起,告诫说:“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就要保住中华民族的气节,就要对祖国忠贞不渝!”日本人慑于马忠骏身为东北政界元老、德劭望高,不敢加害于他,只好借伪满要员张焕相、熙洽保释之机,勒索重金后释放。他出狱后,仍“宁居乡里,不事日本”,全家迁居遁园。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关心他、团结他、帮助他。他对中国共产党深有好感。土地改革开始之后,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实际情况和党的政策,征得中共中央东北局李富春、陈云的同意,作出决定,把他的成分定为实业家,采取保护政策。对“马家花园”,哈尔滨市市长刘成栋还签发了“军民人等不得擅自损毁或占用”的证明书,加以保护。马忠骏为了支援东北的文化事业建设,他把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古籍、文物献给了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
(市档案局档案宣传编研处 张旭升供稿)
|